這次我想要先談談我每次回家使用的洗髮精
其實每次回家我都是用施巴
我家的施巴有油性跟中乾性兩種
(左邊是油性右邊是乾性~然後不曉得為什麼解析度有差...囧)
通常都是交替使用
因為施巴在抗敏這一塊好像還滿有名的
所以我其實一直都沒有注意到底成份有什麼
不過我剛剛查了油性的成分
成份 |
中文名稱 |
概略特性 |
‧溶劑 |
||
‧界面劑 |
||
‧界面劑 |
||
‧溶劑 |
||
‧柔潤劑 |
||
‧界面劑 |
||
‧乳化劑 |
||
‧界面劑 |
||
‧保溼 |
||
‧柔潤劑 |
||
‧防腐劑 |
||
‧界面劑 |
||
‧乳化劑 |
||
‧抗靜電 |
||
‧香料 |
||
‧防腐劑 |
||
‧防腐劑 |
||
‧防腐劑 |
施巴的界面活性劑裡面
他的說明如下:
界面活性劑,有良好的起泡及去油作用,常使用於個人清潔用品中,但用於直接接觸肌膚性產品時,容易帶走肌膚表層之溼氣,而導致敏感性肌膚(如化學敏感、溼疹、粉刺、皮膚炎、癬類)者產生不適及加重刺激[1];但若添加於間接接觸肌膚產品時(如洗衣店之清潔劑),則不會有此問題[1]。
SLES 為 SLS 乙氧基化之產物,相較於 SLS,由於其分子較大,且含有較少之蛋白質變性成份,一般認為刺激性略低於 SLS,不過此二者成份之安全性多年來不斷受到爭議。
所以其實是和SLS很接近的物質
敘述有提到安全性爭議
這點有些部落客有出來反駁這個論點
不過他有可能過度清潔這個部分應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
我要老實說這讓我頗為驚訝
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對產品成分不夠熟悉
有可能像他這樣的成分表雖然不是天然,卻是安全的
總之,這瓶用完以後我可能會換一種
因為他的成分太多太複雜了....囧
這次有用去角質~~
(這是這次使用前的量)
今天的毛囊檢測
頂部
紅色圈圈圈起來是有脂漏塊的地方
尤其是左下角的部分看起來特別明顯
除此之外
比較令我感到好奇的是
中間兩個紅色圈圈的地方都只有小細毛
不曉得是因為小細毛遮蓋的部分太小所以顯的脂漏塊很明顯
還是說那個部位經常脂漏導致只有小細毛長出來?
髮旋
紅色圈圈是"疑似"有脂漏的部位
枕部
這個地方看起來很駭人吧
這是很典型的敏感性肌膚
我把林宜蓉醫生的書(二版竟然還比一版便宜@@!!)裡關於敏感性頭皮的論述如下:
敏感性頭皮通常是從油性頭皮轉變而來,化學物質過度刺激或飲酒過度等都是形成原因,定期管理頭皮、為持規律作息是必要的。敏感性頭皮者使用頭皮診斷儀觀察,會發現頭皮因為壓力與刺激而變紅,接著可能見到痤瘡、細微血管、紅斑、出血等,建議使用鎮定頭皮的產品。此類型頭皮者若要燙、染髮時需謹慎考慮,除了搭配染燙事後的頭皮管理可適當地按摩淋巴結,並注意其力道,以幫助頭皮的廢物與毒素排出。
枕部這張紅色應該就是細微血管吧!?
不過為什麼會造成細微血管的成因我就不太了解了~"~
右側
沒什麼特別的~中央有一點油脂堆積
左側
沒什麼特別的~~
額頭
藍色圈圈是角質堆積
其實還有一些地方有角質堆積~不過要圈大概整張圖都超藍的.....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