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轉自華夏經緯網~關於頭髮的趣史

 


明天就是農曆二月初二,龍抬頭的日子了。按照民俗,正月裏不能理髮,一齣正月,理髮的人也就多了起來。但是,您可知道,在咱們的中華傳統文化裏到底有多少與頭髮相關的典故?

  【政治家的頭髮】

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

  始於商湯,被曹操利用到極致 
 

   最早的關於頭髮的記載來自商湯。《書傳》記載,湯伐桀之後,大旱七年,史卜曰:“當以人為禱。”湯便把自己的頭髮、指甲作祭品,也算是為萬人請命,於是 天降甘霖,方數千里。在這裡,湯其實用頭髮替代了自身。因為華夏民族在遠古時期就認為,頭髮可以代表人的整體,湯以犧牲自我而求雨,體現了很高的境界。

   隨著中華文明的演進,頭髮被賦予更多特殊的含義。《孝經》的一句話最為人熟知:“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”華夏兒女除了出生時剃一次 胎毛外,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,幾乎終生不再剪髮。不剪髮,但需勤洗髮,而且“五日一沐”,故此有了周公“握髮吐哺”的精彩篇章。周公攝政時,既日理萬機, 又禮賢下士,洗頭居然要“一沐三握髮”,頻頻被來訪的客人打斷。

  頭髮如此顯眼,便成了人們互相辨認的重要標誌。春秋時期,楚平王懸賞 捉拿伍子胥,並畫了人像,挂在各地城門口。伍子胥白天躲藏,夜晚趕路,來到吳楚兩國交界的昭關。因為官吏盤查得緊,伍子胥一連幾宿睡不著覺,愁白了頭髮, 竟使守關役卒辨認不出,僥倖逃脫,真是典型的壞事變好事。

  頭髮的妙用,在一代姦雄曹操那兒得到充分體現。曹操討伐張繡,正值麥熟季 節,乃頒布軍令:“大小將校凡過麥田,但有踐踏者,並皆斬首。”豈料他自己的坐騎卻踩壞一大片麥田。戲劇性的一幕上演了,曹操鬧著自殺,被勸阻後,來了一 個“割發權代首”。這在當時可不算“作秀”,而是相當嚴肅的自我懲罰。如上述所言,頭髮“受之父母”,“全而生之,當全而歸之”,所以中國古代曾有“髡 刑”,強行剃去人的頭髮,這是對人精神和人格的一種蹂躪。

(小編H註:在日本,頭髮也是很重要的東西,尤其是神職者,因為日文中的"頭髮"和"神"發音是一樣的,都叫kami,所以對神職者而言,他們的頭髮可以說象徵著他們的法力,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東西。)


  【讀書人的頭髮】

  頭懸梁錐刺股

  唐詩宋詞均借白髮抒懷

  頭髮不僅被政治家所用,也為讀書人所用。漢朝儒學大師孫敬小時候讀書非常用功,經常通宵熬夜,為防止瞌睡蟲來襲,就乾脆將頭髮用繩子係在屋樑上。這便是《漢書》所記“頭懸梁”的故事。而讀書人一旦注意上頭髮,便激發出無限詩情。

   面對安史之亂,憂國憂民的詩聖杜甫才四十多歲,就頭髮稀疏,甚至連簪子都插不上。“白頭搔更短,渾欲不勝簪”就是他的寫實。蘇東坡雖然仕途不順,日子卻 一直過得比較灑脫,但貶官黃州、遊歷赤壁之際,子瞻思及公瑾當年雄姿英發、建功立業,也不禁感慨自己“早生華發”。同樣抑鬱的李白,更將頭髮的寫意發揮到 極致,“白髮三千丈,緣愁似個長”。要知道太白筆下的廬山瀑布不過“三千尺”,長達三千丈的白髮可謂“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”。

  【巾幗不讓鬚眉】

  深宮妃子,青絲爭寵有傳統

  為人母者,為兒賣發得孝心

  在頭髮的傳奇中,巾幗自古不讓鬚眉。衛子夫就是憑一頭秀髮,像磁石般地吸引了漢武帝。《太平禦覽》有述:衛皇后“與武帝侍衣得幸。頭解,上見其髮鬢,悅之,因立為後”。

   談頭髮,不能缺了中華第一美人楊貴妃。野史稱,楊玉環出生時,居然沒有一根頭髮,而且到了現在讀小學的年紀,還有些光禿,後來飲水“獨頭泉”,才長出烏 黑油亮的頭髮。對此大家不必太當真,但《資治通鑒》記載的事可千萬得信。有一回,楊貴妃與唐玄宗鬧彆扭,被趕回了娘家。最後還是唐玄宗心軟了,將禦饌分了 一半送去,把玉環小姐感動得直哭。於是,楊貴妃當場剪下一縷頭髮,交給宦官說:“妾罪當死,陛下幸不殺而歸之。今當永離掖庭,金玉珍玩,皆陛下所賜,不足 為獻,惟發者父母所與,敢以薦誠。”唐玄宗一看見楊玉環的青絲,怨氣頃刻煙消雲散,連忙讓高力士將之接回宮,從此“寵待益深”。

  重視 頭髮的女人,慈禧太后也算一個。這對太監們可是件苦差事,因為梳斷了慈禧的頭髮,說不定就梳掉了自己的腦袋。功夫不負有心人。善於揣磨慈禧心理的李蓮英倒 有一套辦法,他邊給太后梳頭,邊講笑話。慈禧的注意力被分散了,即使掉了幾根頭髮,李蓮英也能悄悄裝入袖筒,弄得神鬼不知。就憑這手絕活,小李子脫穎而 出、飛黃騰達。

  頭髮這麼要緊,自然就有人造假。最早的記載見於《周禮》。傳說魯哀公在城墻上見到一個美發如雲的女子,就派人剪了她的 秀髮,給王后呂姜做假發。可以想見,假發在漢代以前主要由王公貴族享用,像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女主人辛追就戴著假發入葬,但到了南朝就開始在民間盛行。時興 戴假發,就有人賣頭髮。《晉書·陶侃母湛氏傳》記載:陶侃年輕時家境貧寒,范逵有一回到他家投宿。為了買點酒菜招待客人,陶母湛氏悄悄剪掉自己的長髮賣給 鄰人。范逵得知原委後嘆曰:“非此母不生此子!”陶侃日後終成大器,想必是常常感念慈母賣發而勵志的結果。

  【改朝換代“發”起“發”落】

  清軍入關,“嘉定三屠”好慘烈

  《阿Q正傳》,記錄清末剪辮風

   當然,頭髮的故事也曾幾多血腥。歷史上,五胡、吐蕃、遼、西夏、金、清朝都下過剃髮易服的命令,尤以清朝影響最大。大家知道,漢族成年男女古時都把頭髮 綰成發髻盤于頭頂。滿族男子則把前顱頭髮剃光,後腦頭髮編成一條長辮垂下。這源於他們以打獵捕魚為生,為了穿山越嶺枝藤不刮發,射箭瞄準眼前無遮攔。清軍 入關後,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洲貴族在順治二年頒布“剃髮令”,強求漢人和蒙古人“留頭不留發,留發不留頭”,上千萬人因拒絕剃髮而被殘殺,並造成“嘉定三 屠”的慘劇。(小編H註:還記得國中三年級時也有因為髮禁,有一批同學也是激動的大喊"留頭不留髮,留髮不留頭"......)

  而大清的命數真的與頭髮緊密相聯。先是太平天國運動,洪秀全這些號稱信奉上帝的“長毛”,居然將辮子散開,鬧得人心惶 惶。此後,隨著與西洋交往的日益頻繁,國人已逐漸習慣的辮子又經常被“洋鬼子”取笑,乃至為租界巡捕和紅頭阿三抓扯。於是,一些清朝留學生開始把辮子盤 起,像魯迅在《阿Q正傳》中描寫的那樣,在頭頂聳起一座富士山。性格剛烈的一不做二不休,乾脆剪了供養多年的辮子,不僅如此,還強令別人剪辮子。最出名的 還數留學日本的陳獨秀、鄒容和張繼,竟一個抱腰,一個按頭,一個揮剪,將清朝學監的辮子也硬生生地鉸了。或許頭髮實在太重要,以致隨後爆發的辛亥革命,在 鄉間漸漸地演化成了一場“辮子革命”。

  ——據佳桐的新浪博客 ( 大眾網-生活日報)

 

責任編輯:袁丹華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編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